富高财经百科

首页 > 财经问答

财经问答

企业合并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2024-01-10 17:03:38 财经问答

1. 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

成本法适用的范围:

(1)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2)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不符合判定成为金融工具的定义。

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1)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2)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但符合判定成为金融工具的定义。

2. 核算方法不同:

成本法核算:

投资单位在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在投资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上,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以投资时的成本列示。

权益法核算:

投资单位按照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比例取得被购买方的净资产,计入投资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投资单位在被投资单位的资产减值时,应按照公允价值调整投资金额,在投资单位的利润表上确认投资收益。

3. 商誉处理不同:

成本法处理商誉:

成本法计算商誉时,商誉的初始计量金额是购买方对被购买方股权支付的金额减去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并且,按照摊销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的原则,每期将商誉以相等的金额计入***益。

权益法不处理商誉:

权益法不对商誉进行摊销,而是根据被投资单位的盈余与亏***情况决定投资单位在利润表上的确认金额。

4. 会计处理方法不同:

成本法处理方法:

在成本法中,投资单位在购买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在持有投资期间,不因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变动而调整投资单位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处理方法:

在权益法中,投资单位在购买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在持有投资期间,根据被投资单位的盈余与亏***情况决定投资单位在利润表上的确认金额。

5. 合并报表处理不同:

成本法合并处理方法:

在合并报表中,采用成本法的投资单位需要将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权益法,同时对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进行抵销。

权益法合并处理方法:

在合并报表中,采用权益法的投资单位将合并对象的资产、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股东权益以合并交易价格计入合并方的财务报表中。

6. 报表合并要求不同:

成本法报表合并要求:

在报表合并过程中,需要将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并进行母公司个别报表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权益法报表合并要求:

在报表合并过程中,按照权益法将投资对象的资产、负债以及股东权益计入合并方的财务报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