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高财经百科

首页 > 财经百科

财经百科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的区别

2024-03-04 15:06:30 财经百科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获取方式的不同。下面将根据提供的相关内容,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进行详细介绍。

一、产生条件不同

1.1 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

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种产生剩余价值的方式是利用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控制权,将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超过其生存所需的劳动时间。

1.2 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

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通过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工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种方式下,工人在工作时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于必要劳动时间是增加的。

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即增加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强度和效率,使工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种方式下,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于必要劳动时间是增加的。

二、获得来源不同

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来源主要是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即让工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其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来源主要是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通过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提高劳动强度,使工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而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三、两者的区别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在产生条件和获得来源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产生条件不同:

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是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必要劳动时间不变。

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从而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

获得来源不同:

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来源主要是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来源主要是通过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描述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产生和获取方式的两个重要概念。绝对剩余价值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来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两种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获取方式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剥削劳动力的重要手段。